小红书「红猫计划」是 2025 年 5 月由淘宝天猫与小红书联合推出的战略合作项目,旨在打通从内容种草到交易转化的全链路,首次系统性实现用户从发现到购买的无缝衔接256。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工具和数据互通,将小红书的优质内容流量精准导向天猫店铺,同时为品牌提供全流程效果监测,解决传统种草与购买链路割裂的痛点。

一、核心功能与实现路径

  • 全域跳转链路
    用户可通过小红书发现页、搜索页等全域场景进入种草笔记,点击笔记下方新增的「广告挂链」或商品标签,直接跳转至天猫店铺 / 商品页完成交易,无需跨平台搜索36。这一路径相比早期仅支持搜索广告跳转的模式,覆盖范围更广、转化效率更高。
  • 双轨投放工具UD(阿里代投):商家将预算委托给阿里,由其通过算法模型优化投放策略,最高可获得 30% 的投流金额反哺。阿里下游对接小红书一级代理商,实现规模化投放48CID(商家自投):商家在小红书聚光平台自主设置投放目标,选择淘宝端作为转化方,直接绑定天猫店铺数据4。两者路径和定向能力一致,但 UD 更适合预算有限的商家,CID 则便于品牌精细化运营
  • 数据监测升级
    依托「UID」工具,首次实现跨平台数据打通:小红书提供笔记阅读、互动等前链路数据,天猫反馈进店、收藏、成交等后链路数据,形成「种草 - 转化」全链路可视化分析47。例如,品牌可通过 UID 判断哪篇笔记带来的天猫新客占比最高,进而优化内容策略。

二、战略背景与平台博弈

  1. 阿里的流量焦虑
    面对抖音、拼多多等竞品冲击,阿里急需新流量入口。小红书月活 2.8 亿、用户消费力强,成为其「站外引流」战略的关键。红猫计划使天猫获得小红书全域流量支持,尤其在美妆、母婴等小红书优势类目形成竞争壁垒26
  2. 小红书的营收压力
    尽管 2024 年小红书电商 GMV 突破 4000 亿元,但增速降至 15%,且资本市场对其闭环电商模式信心不足。红猫计划通过开放外链,吸引品牌广告预算(商家需日耗至少 5000 元),短期内显著提升营收,为上市铺路19
  3. 内部协同挑战
    小红书电商与商业化部门权责交叉:电商团队原以站内 GMV 为考核指标,而红猫计划将流量导向站外,可能导致内部资源争夺。2025 年商业化高层接连离职,反映出战略调整期的阵痛19

三、对品牌的价值与实操策略

  1. 效果提升与成本优化
    • 某母婴品牌通过红猫计划发现,小红书 KOC 种草对天猫新客贡献率达 68%,优化达人矩阵后复购率提升 19%7
    • UD 模式下,阿里代投可降低中小商家的投放门槛,而 CID 支持品牌自主调控预算,例如某国产美妆品牌通过「学生证认证享 5 折」的跳转页设计,天猫转化率提升 25%8
  2. 内容与供应链协同
    • 笔记需植入「回淘搜」引导语(如「点击链接查看成分报告」),但避免破坏内容调性。某保健品品牌通过「海关清关直播」增强信任感,ROI 达 1:878
    • 供应链需提前布局,例如跨境商品可通过保税仓前置实现「小红书爆文发布 - 48 小时极速发货」,降低断货率7
  3. 长期用户资产沉淀
    品牌可将小红书互动用户(点赞 / 收藏 / 点击)同步至天猫 CRM 系统,标记「内容兴趣标签」进行分层运营。某服饰品牌通过这一策略,退货率下降 15%,连带销售提升 25%7

四、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

  1. 电商生态重构
    红猫计划可能引发连锁反应:抖音与京东、快手与拼多多等联盟或升级合作层级,从流量互换转向系统级整合。内容平台与交易平台的协作模式或将成为行业标配26
  2. 小红书的双重博弈
    尽管红猫计划短期内带来广告收入,但长期可能削弱站内电商价值。小红书 COO 柯南强调「种草是全链路经营的起点」,暗示其仍保留闭环电商的可能性。未来若红猫计划效果不及预期,平台可能重新强化站内交易功能59
  3. 品牌策略转型
    品牌需从单平台运营转向跨平台协同,内容创作需兼顾种草价值与转化引导。例如,知识类笔记结尾可嵌入「点击挂链领取福利」,测评类笔记首屏突出「小红书专属价」78

总结

红猫计划本质是阿里与小红书基于阶段性需求的「流量换营收」合作,其核心价值在于用数据驱动的跨平台链路,将小红书的内容势能转化为天猫的交易动能。对于品牌而言,这既是降低获客成本的机会,也是考验内容与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挑战。未来,随着平台博弈深化,红猫计划或将推动整个电商行业从「流量争夺」转向「生态重构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