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当年抖音那句“记录美好生活”吗?

那时,短视频对我们来说,更像是一本竖屏的生活日记,承载的是每个人真实的日常片段。

但时间跳到2025年,似乎AI的浪潮即将席卷整个世界。

当AI技术深度融入短视频创作,我们熟悉的“记录生活”开始突破边界,走向“创造生活”。而就在越来越多人刷到各种超越现实的AI视频时,OpenAI 出手了:推出了一款AI生成的短视频社交应用:Sora。

 Sora来了:它不只是“AI版抖音”

Sora 2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发布。上线仅8天,总下载量就突破141万,并且在美国ios免费榜霸榜7天。

目前Sora仅在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韩国和瑙鲁五个地区上架。

值得一提的是Sora这个名字,其实源自OpenAI在2024年2月发布的视频生成模型。而这次推出App的同时,他们也同步升级了模型Sora 2,形成“应用+新模型”的组合拳。

用户可以直接在Sora中体验Sora 2的图像生成功能,这波操作,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巧妙的“引流”。

不用亲自拍视频,也能“出演”AI大片?

“我要怎么拿到邀请码?”

这是Sora在App Store评论区里最常见的问题。目前Sora采用邀请制,用户成功注册后,会自动获得新的邀请码,可以继续分享给朋友,这完全玩的是老传统的社交裂变玩法。

但Sora真正的社交核心,在于一个叫 “Cameos”(客串) 的功能:用户上传一段包含自己人脸和声音的短视频,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复刻你形象的“数字分身”,之后,你就可以用这个分身在各种AI生成的视频中“出镜”。

更绝的是,你还可以把朋友的Cameos也拉进视频里,实现“隔空同框”,即便你们相隔万里。

这意味着什么?

以前拍短视频,从策划、脚本到出镜、剪辑,每个环节都得亲力亲为。而现在在Sora里,你只需要输入指令,你的Cameos就能替你“出演”。

为了保护用户,Sora也允许你设置Cameos的使用权限:可以仅自己使用,也可以开放给好友、互关的人,甚至所有人。你还可以设定自己“不愿出镜的视频类型”,或者要求出镜时必须佩戴特定元素。

一句生成一条10秒带音频的视频

在Sora里,用户只需输入一句话,就能生成一段10秒的竖屏视频,而且自带同步音频。

OpenAI将Sora 2称为其在视频领域的 “GPT-3.5时刻” ,意味着这个版本在生成质量和多模态融合上实现了重要突破。

实际体验中,Sora 2在人物动作的连贯性和画面真实感上都有明显提升,音频系统也强化了氛围沉浸感。

Sora也存在各种争议

尽管下载数据亮眼,但Sora上线10天,App Store评分却只有2.8分

不少用户吐槽系统审核过于严格,存在“误判”,影响了正常使用。

争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:

1. 版权问题

美国电影协会指出,Sora 2存在系统性版权侵权风险,用户可生成包含热门影视角色或品牌形象的内容并传播;

OpenAI已从早期的“选择退出”机制调整为“选择加入”,即未经授权不得生成受版权保护的内容。

2. 内容安全

生成视频的水印仍容易被去除,可能助长虚假信息传播,用户仍可能通过提示词绕过限制,生成不良内容。尽管设有审核团队和家长控制功能,但在开放环境中,监管难度依然很大。

酷宇宙最后总结两句:

目前Sora仍处于测试阶段,完全免费。OpenAI表示初期会对用户限制放宽,鼓励大家充分探索功能。

试想一下AI视频未来将是什么样子?

作为一个使用过Sora用户的小编来说:Sora就像是你亲自创造的虚拟世界。主角是每一个自己,而当大家融入这个虚拟的场景时,可能Sora才会真正绽放。

尽管其仍存在一些合规与版权的挑战,但这种将AI+视频+社交的组合,恐怕才是社交平台的未来。